
桂花落處,秋意正濃
秋陽穿過云層時,總帶著些微醺的暖意。街角的桂花樹忽然就把細(xì)碎的金粒綴滿了枝頭,像誰把星星揉碎了,撒在墨綠的綢緞上。它們從不開得張揚,一簇簇藏在葉底,偏要等風(fēng)過時,才肯把香氣漏出來,纏纏綿綿地繞住行人的腳步。
這香氣是極懂分寸的。不似春桃的艷,也無夏荷的清冽,倒像母親晾曬的棉被,帶著陽光烘過的溫軟。走在巷子里,它會從青磚灰瓦間漫出來;穿過校園,又從爬滿藤蔓的圍墻后鉆出來。像是一封沒有落款的信,拆開時,滿紙都是秋天的私語。
童年的秋天,總與桂香纏在一起。老屋的院子里有棵桂花樹,每到花開時節(jié),整個院子都像被糖水泡過一樣甜,連晾曬的白襯衫都會染上甜香。放學(xué)歸來的書包還沒放下,我已仰著脖子在樹下打轉(zhuǎn),看那些米粒大的黃花簌簌落下,落在發(fā)間,也落在奶奶晾曬的藍(lán)布頭巾上。
奶奶總在這時搬出竹匾,輕輕搖晃枝頭。金雨般的花瓣便簌簌落在匾里,帶著陽光的溫度。她會把新收的糯米淘洗干凈,在石臼里搗成粉,和著桂花蒸熟。揭開蒸籠的瞬間,白汽裹著甜香漫出來,爺爺早已搬好了竹凳,笑瞇瞇地看著我踮腳張望。
蒸好的桂花糕像浸了月光的玉,撒在表面的桂花還帶著鮮活的黃。我總要先湊上去聞,惹得爺爺笑我“小饞貓”。那一口軟糯里,藏著陽光的暖、糯米的柔,還有桂花獨有的清甜,仿佛把整個秋天都含在了舌尖。風(fēng)過時,桂花落在竹桌上,落在我們的肩頭,爺爺?shù)臒煷伬锘鹦敲鳒?,奶奶的白發(fā)上沾著金黃的碎光。
后來老屋拆了,桂花樹也不知移去了何處。爺爺?shù)臒煷⒛棠痰闹褙?,都成了舊照片里的影子。只是每到桂香漫街的時節(jié),那些記憶便會跟著活過來。糖炒栗子的焦香從街角飄來,新米在米缸里發(fā)出細(xì)碎的聲響,晚風(fēng)里裹著微涼的濕氣 —— 這些味道與桂香纏在一起,就是家的模樣。
前日路過公園,見有人在樹下鋪了布單,仰頭接住飄落的桂花。細(xì)碎的金黃落在他們發(fā)間,像極了當(dāng)年落在奶奶頭巾上的模樣。忽然就懂得,有些美好從不需要喧嘩。就像這桂花,不爭春不奪夏,只在秋深時靜靜綻放,卻能用一縷甜香,把歲月釀成永不褪色的暖。
風(fēng)又起了,桂花瓣簌簌落在肩頭。我站在原地,看它們鋪滿青石板路,像誰寫下的詩行,字里行間,都是秋天的深情。(楊璞)